把以侦查办案促进司法公正的责任扛起来
- 发布日期:2022-11-12 10:13
- 浏览次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在辽沈大地上取得了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胜利。今天,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人民检察院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了怎样的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辽宁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成林向记者表示,检察机关的努力和奋斗,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法治阳光。
承载着这份殷切期望,辽宁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担当,在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通过检察一体化办案,查处了一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职务犯罪案件,凸显了监督力度,赢得了群众赞誉。
“‘两反’转隶后,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该怎么干?”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面对新形势下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权,不少检察干警都有些迷茫。
“检察机关亟须打开法律监督的新局面,这关系着检察队伍的士气。”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宗胜认为。
“等下去,肯定不是办法。”如今,拿着“2019年至今,辽宁检察机关共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326件388人”这组数据,李成林感慨颇深,“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检的决策部署,找到了强化监督的重要突破口。”
他解释说,新时代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从相对独立转变为与其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线索的发现要依靠检察机关一体联动,在办理案件时,检察官也要置身于‘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整体格局中,贯彻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检察工作新理念。”李成林说。
铁岭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仲鸣是一体化办案的亲历者。“此前也有一体化办案的探索,但往往是案件线索交下去就不管了,很多案子推动起来很慢。”然而这次,仲鸣发现“很不一样”——在拿到省院交办函的同时,她还收到了一份详尽的复查报告。
报告是最高检扫黑除恶专家库成员、辽宁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宋泽厚“通宵达旦”完成的。
2020年12月,侯某等人故意伤害(致死)核准追诉一案,报送至辽宁省检察院。作为普通刑事犯罪检察业务条线的一项工作,对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进行核准,宋泽厚很熟悉。但在阅卷之后,他发现了新问题——此案涉黑的可能性极大!
“侯某等人实施了大量违法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暴力性和行业垄断性。”宋泽厚认为,侯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系列犯罪。
“背后很可能存在司法工作人员渎职、充当‘保护伞’的情况。这就是职务犯罪的线索,应该深挖一下。”宋泽厚将案件分析结果报至检察长,为避免属地因素对检察办案的干扰,经过慎重考虑,案件就此转到了铁岭市检察院。
“案件基本情况、办理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情形、相关司法工作人员存在的失职渎职嫌疑、侯某等人可能涉嫌的其他犯罪以及下一步如何查证等都清晰明了。”仲鸣告诉记者,正是这份详细的复查报告,推动了侦查工作的开展。
“经查证我们发现,有公安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包庇犯罪嫌疑人,致使侯某等人逃避法律制裁,黑社会性质组织坐大成势,损害了当地群众合法权益。”仲鸣告诉记者,线索第一时间被移交到了职侦部门,铁岭市检察院组建“捕诉办案专班”和“自侦办案专班”,两线并行开展工作。
辽宁省检察院负责职侦工作的部门主任何毅最近有些忙碌。“以前,案件线索大多是外部移送过来的,但现在内部协作发现并移送线索成为主要线索来源方式。”他告诉记者,“我每周都要和刑事、民事等条线的业务专家一起讨论案情,研判线索成案的可能性,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
今年4月,辽宁省检察院印发《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职务犯罪侦查与诉讼监督、司法责任追究线索相互移送和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和《辽宁省检察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规定(试行)》,规范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与诉讼监督线索相互移送和管理工作程序,要求各部门在办案中积极发现线索。
2021年6月,一份案件指定交办函,通过机要方式,从辽宁省检察院发送至营口市检察院。刚收到“6·11”专案任务,营口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冰就感受到了压力——1名罪犯、涉及4起案子,这背后会有多大事儿?如果案件办不好,又怎么向省院交代?
“我们办的案子,都是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体现群众期盼法治和公平正义的案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侦查职能具有监督性,是检察监督的一部分,对于保障人权、惩治犯罪、维护公正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检察官们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不仅如此,当事人也从中得到了慰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这让辽宁检察人倍感振奋,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