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扫黑除恶

守护国家安全,检察亮剑!

以检察能动履职

助力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报道

提到国家安全,你会想到什么?战争?间谍?暴力犯罪?实际上,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政治安全,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经济、网络、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过去一年,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今天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让我们一起回顾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守护国家安全的那些事。

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检察机关责无旁贷。重罪检察部门处于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前沿,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是重罪检察的重要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表示,过去一年,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支持新疆等地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坚决贯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实际行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面对跨境犯罪,检察机关也频频“亮剑”。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嫌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27731人,是2020年的3倍。2022年6月29日,针对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最高检与最高法、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进一步统一了法律适用,明确了办案程序。2022年7月,最高检编发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典型案例,指导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相关案件的同时,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国(边)境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共同筑牢国门边境安全屏障、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氛围。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维护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以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为牵引,坚守“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对黑恶势力露头就打,切防死灰复燃,促进常治长效。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黑恶犯罪人数同比下降32.1%,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在各级党委政法委的领导统筹下,加强协作配合,以重点督办案件为牵引,确保打击声势不减弱,打早打小、打准打透。”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表示。

治罪与治理并重

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对于公众深恶痛绝的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检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快捕快诉。今年以来,最高检指导办理了浙江温州杨某某一人杀多人案、辽宁沈阳马某某暴力杀医案等严重暴力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检察机关持续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涉枪支、弹药、爆炸物、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犯罪的意见》,推动加强行刑衔接,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

记者注意到,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检察机关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注重以检察建议为抓手,对社会问题进行溯源治理。

——维护群众“脚下安全”,检察机关持续推进“四号检察建议”落实。过去一年,检察机关督促、支持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健全完善窨井盖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督促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推动相关部门开展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幼儿园、中小学校园等非市政窨井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减少涉窨井盖伤亡事故发生。

——守护寄递渠道安全,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七号检察建议”走深落实。2022年11月,最高检、国家邮政局等12家单位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寄递渠道联合监管责任体系、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

——推动安全生产溯源治理,“八号检察建议”制发一年以来成效显著。2022年2月,最高检向应急管理部制发“八号检察建议”,并同时抄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国务院安委会、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11个相关部门。针对惩治危害生产安全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2022年12月,“两高”共同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更加准确有效打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

“亮剑”危害经济安全犯罪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打造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更优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安全发展。”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表示,2022年4月,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截至2022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企业合规案件5150件,让一批涉案企业“脱胎换骨”,走上依法合规经营之路。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犯罪3.8万人。特别是,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犯罪,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1.9万人。根据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部署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检对10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挂牌督办,发布两批13件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7594人,起诉8516人。持续加强反洗钱工作,最高检、中国人民银行等11家单位联合印发《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以洗钱罪起诉2585人,同比上升104.8%。

面对近年来证券犯罪高发的态势,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打击力度。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期货犯罪人数同比上升38.4%,办理了康美药业、康得新、獐子岛、北八道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最高检会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行政执法与检察履职衔接协作机制的意见》,着力建立检察系统与证监系统全面合作监督关系,执法司法协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据悉,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万余人,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余人。加大对境外电诈集团的打击力度,深入推进“拔钉”专项行动,对于专项行动所确定的集团头目和骨干,已批捕150余名、起诉80余名;会同公安部先后两次挂牌督办2批8件特大跨境诈骗犯罪案件,并向社会公布,形成有力震慑。检察机关积极推进完善网络空间执法司法制度规范,2022年8月,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持续加大打击食药犯罪力度、从严惩治涉税犯罪、依法打击各类走私犯罪……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在涉经济安全领域不断发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维护生态安全

提供“中国方案”

南四湖水域涉及鲁苏豫皖四省,因上下游、左右岸治理标准不一,多重污染交织,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流域治理作为世界性难题,南四湖水域污染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决定直接立案,调用四省检察官办案,助力地方政府携手治理,推动解决了流域边界污染、煤矿污染、船舶和港口污染等“老大难”问题,南四湖重现一湖碧水。2022年2月,最高检在山东济南召开结案听证会,引发1000多万网民围观。

这是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95342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94923件,占公益诉讼案件总数的48.6%;共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51972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73558件,占诉前程序案件总数的48.4%。

围绕党和国家服务保障生态和资源安全的重大战略布局,检察机关持续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上发力。最高检设立并连续举办四届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检察论坛,以长江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量身定制检察方案。江苏、湖北、重庆、云南检察机关因地制宜部署专项监督活动,推动解决一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2022年5月,最高检对长江船舶污染问题进行公益诉讼立案,采取最高检负责主案、沿江11省市检察机关同步办理关联案件的“1+N”模式,一体化办理。截至目前,共受理线索434件,立案400件,推动部门协同、全流域联动治理,成效初显。最高检制定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1项检察举措,统筹服务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今年4月12日,首届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检察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最高检、水利部启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检察保障。

提升生态环境检察工作质效,守护生态环境安全,完善制度机制是关键。2022年5月,“两高”共同发布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首个司法解释——《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检察机关有权提起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民事公益诉讼。同年,最高检会同生态环境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检察机关也进一步深化与行政机关等相关主体的协同协作,最高检与水利部会签《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交办督办工作办法》。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在检察机关内部探索构建跨行政区划管辖协作机制,着力推动解决分头治理、联动性不足的问题,也要健全外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和水利部等部门的配合。同时,也要强化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介绍,截至2022年12月,最高检研发的“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共录入志愿者2.7万余名,完成志愿者注册1.9万余名,充分借助“外脑”智慧更好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胡卫列表示,作为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为解决“公地悲剧”、加强公益司法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将更加主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建设美丽中国。”胡卫列表示。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除了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外,刑事检察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最高检继续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10829件18100人,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检察机关以农用地治理为抓手,推动形成粮食安全保护合力。如湖南、浙江、河北等地检察机关充分利用“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与公安机关、自然资源保护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网络平台同步审查执法信息,实现动态监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依法能动履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检察力量。

编辑:
信息来源: